法國大選首輪投票今日舉行
核心提示:2012法國總統(tǒng)大選首輪投票今日開始,10名候選人將就此迎來投票考驗。民調顯示,現(xiàn)任總統(tǒng)、人民運動聯(lián)盟候選人薩科齊和社會黨候選人奧朗德最有可能從第一輪選舉中勝出。2012法國總統(tǒng)大選首輪投票今日開始,10名候選人將就此迎來一場競爭激烈的投票考驗。雖然民調顯示,現(xiàn)任總統(tǒng)、人民運動聯(lián)盟候選人薩科齊和社會黨候選人奧朗德最有可能從第一輪選舉中勝出,但是面對膠著的選情,誰將最終入主愛麗舍宮仍充滿懸念。
十名候選人角逐 民意調查結果飄忽不定
根據(jù)法國現(xiàn)行憲法規(guī)定,總統(tǒng)候選人必須是年滿23歲的法國公民,同時還需獲得來自法國至少30%以上省份的500名民選代表的連署支持。2012年3月19日負責審核候選人資格的法國憲法委員會正式公布了2012年法國總統(tǒng)大選候選人名單。
名單最終確認了法國政壇從極左翼到極右翼不同政治派別的10名候選人。他們是現(xiàn)任總統(tǒng)尼古拉 薩科齊,社會黨的弗朗索瓦 奧朗德,極右組織“國民陣線”的瑪麗娜 勒龐,中間派“民主運動”的弗朗索瓦 貝魯,“左翼陣線”的讓-呂克 梅朗雄,綠黨的艾娃 若利,“共和國崛起”的尼古拉 杜邦—埃尼昂,托派“工人斗爭”的娜塔莉 阿爾托,“反資本主義新黨”的菲利普 普圖和無黨派候選人雅克 舍米納德。
根據(jù)法國現(xiàn)行憲法,總統(tǒng)由普選產生,采用“多數(shù)兩輪投票制”,即在第一輪投票中如無人獲得超過半數(shù)的選票,則要進行第二輪投票,由選民在首輪選舉中得票率前兩名的候選人中選出一位擔任總統(tǒng)。由于法國黨派眾多、選票分散,自1962年實行總統(tǒng)普選以來,尚無一人能在第一輪投票中當選總統(tǒng)。今日舉行本次法國總統(tǒng)選舉的第一輪投票,第二輪投票定于5月6日舉行。
在競選方面,早在去年上半年,法國的政治頭面人物就紛紛上陣拉開競選下任總統(tǒng)的戰(zhàn)幕,一年來,各派力量此消彼長。自今年4月9日法國大選進入正式競選階段以來,最終確定的10名候選人在法國各地張貼競選海報,通過電視、廣播為自己進行宣傳造勢。
然而,隨著大選臨近,法國國內不斷公布的民意調查結果依然飄忽不定,但是根據(jù)民調情況和各黨派實力分析,現(xiàn)任總統(tǒng)薩科齊和社會黨候選人奧朗德最有可能在第一輪投票中殺出重圍,從而展開最終角逐。法國媒體甚至已經斷言,這次法國大選只是薩科齊和奧朗德的“二人對決”。
大選已成“二人轉”? 競爭激烈選情膠著
謀求連任的薩科齊此次競選之路頗為艱難,五年前,薩科齊上臺時的支持率高達65%,但自其當選總統(tǒng)后,法國連續(xù)遭遇國際金融風暴和歐債危機,在惡劣經濟環(huán)境中薩科齊政府的表現(xiàn)讓法國民眾十分不滿。除了政績不佳,發(fā)生在薩科齊及其家人身上的各種花邊新聞,也使民眾對薩科齊的不滿意度一度高達68%,成為法國史上最不受歡迎的總統(tǒng)之一。
但是,對于薩科齊來說,任內對科特迪瓦、利比亞的軍事干預取得“成果”,在歐債危機中“負責任”的形象得到歐洲國家認可,在艱難世事面前,法國一直維持著自己的大國地位,這是競選中的薩科齊最為夸耀的政績。
然而,薩科齊在競選前的一系列動作都被對手看作是“使盡手段”。他視察工地被疑“雇人演戲”,親自督戰(zhàn)圖盧茲槍擊案卻被指“秀鐵腕”,感慨自己目睹柏林墻倒塌、到訪日本福島核電站更被斥為“公開撒謊”,政敵甚至譏諷他“曾登上泰坦尼克號”。
作為薩科齊謀求連任的最大競爭對手,57歲的奧朗德來自法國左翼第一大黨社會黨,雖在國際政壇上并不知名,但是曾擔任社會黨第一書記11年之久的他已是法國民眾家喻戶曉的政客。自去年10月正式代表社會黨參選總統(tǒng)之后,奧朗德的人氣一路飆升,針對民眾對薩科齊政府的不滿,他打出的“改變,就在現(xiàn)在”的口號迎合民眾渴望改變現(xiàn)狀的訴求。
分析認為,奧朗德的火爆人氣主要得益于當前法國民眾“人心思變”的心理狀態(tài),表達了部分法國民眾希望改變自1995年以來始終由右翼保守黨執(zhí)政的局面。但是,在外交學院國際關系研究所教授趙懷普看來,奧朗德雖然從政多年,卻從未在各級政府中任職,政府經驗的欠缺也成為他在此次競選的一大缺陷。
值得注意的是,在這兩大熱門候選人之外,號召創(chuàng)建法蘭西“第六共和國”的極左派候選人梅朗雄和極右組織“國民陣線”的參選人瑪麗娜 勒龐的競爭力一直存在。分別來自極左與極右派的二人,也讓奧朗德和薩科齊擔憂自己的選票會被分流。除了候選人,民調顯示,超三成法國民眾對于此次選舉投票缺乏熱情,選民在投票中的缺席率這也讓這場競爭激烈的選舉更加充滿變數(shù)。
經濟議題成選戰(zhàn)焦點 “中法關系不取決于誰來執(zhí)政”
如今的法國,經濟增長率不及1%,大幅低于鄰國德國、失業(yè)率接近10%,主權評級被調低。怎樣改變國內低迷的經濟現(xiàn)狀自然成為此次法國大選的核心議題。
選戰(zhàn)中,針對民眾對于改善經濟的關注,薩科齊公布了自己的32點經濟計劃,力圖提高法國的經濟競爭力,改善公共財務狀況,重建“強大的法國”。而奧朗德的策略則是將目前法國的經濟狀況歸罪于薩科齊的失誤,他提出法國主權評級被降級是“總統(tǒng)的失誤,而非法國這個國家的問題”。奧朗德以“改變”為主題,推出包括60項涉及經濟社會諸多領域的競選綱領,強調提高就業(yè)、改革稅制、監(jiān)管金融和增建住房等。
“傳統(tǒng)上中間偏左的社會黨,在經濟上更關注社會公平和社會福利,這可能會吸引部分中下層民眾的支持,但政府加大公共支出提高社會保障,這與目前歐洲國家普遍采取緊縮政策以應對債務危機的趨勢相背離。”趙懷普認為,面對法國當前低迷的經濟環(huán)境,并不見得社會黨就能提出一個非常有效的解決方案。所以缺乏政府經驗的奧朗德并不一定能靠“經濟牌”最終贏得選舉,這也是此次法國大選充滿懸念的一個原因。
就目前法國大選的議題來看,各候選人更多是對國內問題的爭議,而包括對華政策在內的大的外交問題并未成為各方選戰(zhàn)主要話題。對此,趙懷普分析,隨著中國國力的提升,包括法國在內的歐洲國家都會謀求建立同中國發(fā)展良好的合作關系,而另一方面,在一些議題上雙方之間的摩擦和分歧也是存在。因此中法關系的未來走勢最終還是由兩國之間的利益關系來決定,而不是具體誰來執(zhí)政。
今年被稱為“世界大選年”, 除法國以外,俄羅斯、美國、韓國、墨西哥、埃及等50多個國家都會在今年進行政府換屆。分析認為,各國在大選之后對外交政策的重新布局和調整或將對地區(qū)乃至全球政治局勢產生一定影響,而在世界經濟復蘇乏力的大背景下,新上臺的領導人們都否給世界經濟帶來“新氣象”更值得關注。
下一篇新聞:中俄海軍聯(lián)合軍演今起舉行